孔融长大后干了什么坏事 匡衡长大以后怎么样了


孔融长大后干了什么坏事 匡衡长大以后怎么样了

文章插图
中国人讲究“耕读为本,诗礼传家”,因此也就非常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 。而对于一些能够催人奋进、引人向学的名人典故也大都会编纂成书,好古为今用 。
在数不清的名人典故之中,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可谓是人尽皆知 。
汉代刘歆在他的历史笔记小说集《西京杂记》中是这样记载的::"匡衡字稚圭 , 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 。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 。"
适时年幼的匡衡十分勤勉好学,然而家中贫穷无力供其读书 , 而在好不容易借到书之后有闲暇的晚间却又点不起灯,无奈之下机灵的他想出了这般妙计——凿壁偷光 。
也正是借着邻居家的灯光,匡衡发奋读书 , 终成一代大儒 。
作为一个勤奋向学的名人典故,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也被传颂千载,甚至如今还入选到了我们的课本之中 , 被我们后人用以敦促教育孩子们能够潜心向学 。
可是,作为故事主角的匡衡在长大后都干了些什么呢?似乎老师们都“不约而同”地选择了避而不谈 。
那么匡衡明达之后又到底做了些什么,以致于老师们都不愿提及呢?
发奋读书 , 终于明达匡衡出生于西汉中后期,历史上对其生卒年月语焉不详 。
世代务农的家庭背景,也让他在那个讲究门第的时代起点极低 。但是 , 这并不妨碍匡衡的好学上进 。
为了能够获得知识,在帮助父母干活之外他曾偷听先生讲课,亦曾替人帮工赚取钱资 。
如是才获得了读书的机会,也才有了凿壁偷光的典故 。
此后 , 尽管对于“六经”中的《诗经》有着极深的见解,也广为时人称道,但匡衡的仕途却并不顺遂,在经过九次考试后 , 他才勉强中得丙科 。
从甲乙丙丁的天干计数,我们便能知丙科的位次之低,而匡衡也只得到太原郡文学这等微末职务 。
好在,对于这样一位饱学之士当时并不乏举荐之人,许多后学也很是愿意跟随他学习,盛名之下又有太子太傅萧望之举荐,也让匡衡渐有了人望 。
而在汉宣帝驾崩,汉元帝即位之后匡衡终于迎来了机会 。彼时,萧望之为帝师,在推举人才上多有贡献;而外戚史高与之在朝堂上并立 , 但在推荐人才上却并无建树 。
于是,史高在幕府杨兴的劝说之下拔擢匡衡为议曹史;而对于儒学多有希冀的汉文帝更是接连拔擢匡衡 。
很快 , 匡衡便平步青云 。从郎中、博士、给事中,再到光禄大夫、太子少傅 , 直至丞相、乐安侯食六百户 。
风头可谓一时无两 , 然而这位少时发奋读书的人中楷模却还是倒在了官场的名利之中 。
名利之诱,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你很难相信,一个年幼时发奋的少年在一朝得势后却最终成为了蝇营狗苟之流,但事实如此 。
偌大的青史上,位极人臣的匡衡几乎未曾留下过一点光辉的印记;如果非要说有,那封在面对地震时的上书却又更像是对自己所作所为的“打脸之作” 。
在汉元帝初年 , 长安发生地震,匡衡上书谏言汉元帝要“减宫室之度,省靡丽之饰 , 考制度 , 修内外,近忠正,远巧佞" 。
可这样“伟光正”的言论,到底也只是他匡衡进阶的梯子罢了 。在匡衡显达之后,汉元帝宠信的宦官石显利用手中的权利将萧望之处死 。
而在这场政治动荡中,本应该阻止石显恶行的匡衡却成了石显的助益 。
《汉书》中这样记载:“初,中书谒者令石显贵幸 , 专权为奸邪 。丞相匡衡、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,不敢言 。”
一代大儒、丞相为了能够在朝堂之中不至于失势,就这样成为了一个溜须拍马、阿谀奉承的小人 。
而且这还远非他恶行的全部,为了能够排除异己,对于攻伐匈奴立下大功的陈汤也是极尽污蔑之能事 。
当然 , 在一些人看来,后来在汉元帝驾崩、汉成帝即位后,石显失宠之时是匡衡将石显之罪一一上陈,才让石显一党被铲除的 。
可这里面参考其前行很难让人再去相信 , 匡衡的弹劾没有私心 。
而就在匡衡自以为是的以为举发了石显便能够继续永葆富贵之时,他却未曾想到等待他的也是恶果 。
很快,匡衡便被举报贪污钱财,据记载本已经积累至巨富的他却仍旧贪得无厌,在汉元帝封他地三十一万亩的基础上,又非法侵吞四万多亩土地 。
于是乎 , 这位叱咤风云的丞相就这样被以“专地盗土”的罪名,回到了起点被贬为了庶人 。
小结从人人称赞的“凿壁偷光”的好学之士;再到被记录在《汉书·匡张孔马传》中与奸佞为伍,落得一个“持禄保位,被阿谀之讥 。彼以古人之迹见绳 , 乌能胜其任乎!”的恶评,很难说这不是匡衡的咎由自取 。
也许会有人说,这未尝不是匡衡出身太过低微的缘故,他太想脱离阶层了 。可我们不得不说的是,每个人总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的,更遑论是历史人物了 。
【孔融长大后干了什么坏事 匡衡长大以后怎么样了】当然从另一方面说,即便是在今天,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也仍旧值得我们学习,毕竟它是一块让你上升的砖 。